掌掌眼,如今很满意。
第二日,郑府便派人过来,接了李楚楚进府。郑家人口果然简单,大姑娘没了,二姑娘还没出阁,只是听说已经定了人家。郑家少爷早成了亲,正跟在郑老爷身边学习经商。李楚楚一个照面便将家里几个主人家记熟了。
郑夫人见她第一面也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,还是郑嬷嬷悄悄提醒,郑夫人方回神牵着李楚楚的手回了正院。
住了几日下来,李楚楚发现郑家人果真如李轸说的那般好相处,尤其是家里的二姑娘郑明佩,她长得也与李楚楚有五分相似,叫起姐姐来非常自然。
李楚楚在这个活泼又爽朗的妹妹身上体会到一点当姐姐的乐趣,郑明佩最喜欢窝在李楚楚这里谈天说地,李楚楚也乐得和郑明佩好好相处。不出意外的话,她这辈子就是郑家的姑娘,出嫁了郑家也是娘家,她与他们的关系是不会再改变的。
“赶明儿舅舅和姨妈家还要来人,姐姐你见见就是了,他们知道我那个姐姐的事,问起你来了,也不必着急。我爹爹娘亲早想好了说辞,你直说就是了。”
大夫虽然断言郑青青活不过二十岁,好在曾有个得道高人也看过郑青青的病。那人说的治病法子惊世骇俗,既要开颅又要假死。郑家人当时不曾信过,如今倒成了一套绝佳的说辞。李楚楚的事情,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,瞒着他们也无可厚非了。
李楚楚点头应下,就是觉得对不住郑青青,这位真正的大姑娘活着的时候不能像个正常人,死后,身份还被占用了。
郑明佩看出她的歉意,神色也黯然了不少:“你不用觉得愧疚,我姐姐虽然不同于常人,但是我爹娘可疼爱她,日子是极开心的。实在不行,咱们偷偷论一下,我管你叫姐姐,咱们都叫她大姐,这样也没占了她的位置。”先不论李楚楚怎么想,郑明佩却很满意自己灵光一闪的提议。李楚楚想了想,觉得没什么不妥。便应下了。
李楚楚到了郑家,得光明正大公开她的身份,郑夫人便先将她介绍给自己娘家。
郑家亲眷这边隐隐听闻过郑青青去世一事,如今见这个“郑青青”不仅没死,还治愈了多年的顽疾,新鲜了几日,众人把这件事当一桩奇谈看待,倒也没人怀疑。
郑夫人这一日准备去庙里打醮,喊了李楚楚和郑明佩一同前去。郑夫人是为她死去的女儿积德,李楚楚刚跟着诵了几篇经文,就被郑明佩拉着跑出去玩了。
两个人站在一棵海棠树下点评了一番,郑明佩拉着李楚楚的手说:“我只见过粉色海棠,听闻凉州那边有白色的,长得也是这个样子的?”
“比这个开得艳,碗大的一朵,像堆积的云一样,有机会带你过去瞧瞧。”
郑明佩揶揄地朝她眨眨眼睛:“那位等着娶你的大将军是不是就在那边?他一定很喜欢你。”她不大明白李楚楚的事情怎么样,只从母亲零碎的话中猜了个大概,她以为李楚楚单纯是因为身份低微,与将军不般配,才会到郑家求个名分。
“表妹,你怎么在这里?”两人正说着话,身后传来一道温润的声音。
郑明佩回头的同时惊喜道:“表哥!”
朱允深礼貌地朝李楚楚点头致意,李楚楚蹲身回礼。
“过来多久了?姨母在里面吗?”
郑明佩立马跟朱允深攀谈起来,两人是姨表亲戚,李楚楚也见过朱允深两回,这还是第一次在外头这么亲近地说话。
朱允深性子沉稳,人也温和,与郑明佩交谈甚欢时,也不忘了照顾李楚楚。她走在他们俩后面,下台阶的时候,自己没注意,差点一脚踩滑,朱允深比她反应快,一把将她扶住。
李楚楚窘迫地道了谢,两人因为这一番变故变得亲近起来。郑夫人做了法事后又要诵经听法会,李楚楚便和郑明佩一起继续闲逛,朱允深不知为何从遇到她们就一直没离开过。
李楚楚本着言多必失的心态不怎么说话,对方却也温柔仔细,遇到她不想说的话,就很自觉且巧妙地转了话题。朱允深送她们回到郑夫人身边,郑夫人留侄儿吃饭,朱允深隐晦地看了一眼李楚楚,点头留下了。
与此同时的西北,在四方聚兵凉州后,面对注定的败局,三皇子不得已退出延平朝西北躲去。李轸收回了凉州大半的管理权,李夫人听闻消息,收拾收拾回了家。
听闻李轸准备大肆操办李楚楚的丧礼,李夫人气得不行,可想了想一个死人她也没必要计较什么,就忍气吞声答应了。
午睡起来,正午的阳光明晃晃地晒着院子里的香樟树,猫儿狗儿在廊下嬉闹,婆子靠在廊柱上打瞌睡。李楚楚将李轸的来信看了一遍又一遍,脸上翻腾起红晕。信中李轸说想她,李楚楚恨不能他立时便能接她回家,心里有些怅然。
以前刚跟他在一起的时候,她想的从来都是如何逃离。何曾想过有朝一日,自己还能怀着忐忑羞涩的心情,等着他八抬大轿来接,简直做梦一样。
银环送过来绿豆汤,李楚楚喝了一小碗。郑明佩跑进来寻她,李楚楚叫人去将镇在井里的甜瓜捞起来切
第九章 改天换地(6/7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